医药网7月26日讯 梳理新医改方案深入实施的进程可知 ,国家在新医改方案中围绕“保基本 、建机制 、强基层”的医改政策核心基础 。
“十三五”期间 ,伴随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运行新机制确立并全面实施 ,国家医疗卫生资源将从二三级医院向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流动 ,并将形成越来越强烈的趋势 ,从而对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和医药市场的格局重构及发展走向产生极大的推动力量 。
医药流通切入基层机会来了
首先 ,我国的基层医疗服务和基层医药市场在“十三五”期间 ,将迎来突破发展的黄金时期 。
围绕社区基层医疗服务市场快速发展 ,医药流通企业面临整合基层医疗渠道资源 、提升基层医疗医药配送服务能力 、加速推动向零售诊疗终端业务转型的难得机遇 。在新医改政策的强大推动力量影响下 ,客观上促进基层医疗服务市场逐步成为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新医改方案的深入实施无疑成为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市场逐步发展壮大的政策原动力 。另外 ,国家加强对医药流通行业经营规范的治理 ,实施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新模式 ,推动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政策 ,以及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新的税费政策 ,将进一步强化药品价格水平长期趋向降低的政策预期 ,对医药流通行业切入基层医疗终端零售市场提供难得的政策性契机 。
其次 ,具备丰富的产品线资源和综合业态经营实力的大型跨区域龙头医药流通行业 ,在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和医药市场的格局重构后 ,把握着拓展基层市场的先机 。
在国家新医改政策影响下 ,大型跨区域龙头医药流通行业对基层诊疗零售终端渠道实施覆盖和资源整合具有先发优势 ,通过持续推动渠道整合策略 ,将率先突破最后一公里的终端配送瓶颈 ,最终将成为分享未来拓展基层医疗零售巨大潜力市场的最大受益者 。同时 ,大型跨区域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对基层医疗服务市场的集约整合 ,将促进基层用药需求及合理合规用药,全面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 ,成为实现新医改基层医疗运行新机制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
“十三五”基层新走向新格局
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和基层医药市场在“十三五”期间将如此演变 ?将产生怎样的新格局 ?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
政策性发展契机
国家已经将基层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 。今年全国两会《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 ,要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 。可以预期 ,国家推动基层医疗服务事业发展的轨迹 ,将以聚焦三医联动机制推动为出发点 ,以夯实基层医疗服务事业发展的财力和人才基础为抓手 ,推动我国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服务市场转移 。 这将给基层医疗市场带来两个显著变化 :一是为以基层医疗为代表的零售诊疗小终端开辟了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输入的政策通路;二是基层农村医疗服务市场 ,包括小型民营诊疗终端 ,或将成为未来基层医疗服务市场发展的重要一极 。 毋庸置疑 ,在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引领下 ,通过政策支持和确立基层医疗运行模式发展机制 ,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市场将迎来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 。
终端结构性变化
“十三五”期间 ,我国基层医药流通市场终端渠道结构布局将发生重大改变 。大中型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对于医疗资源分配机制的转换 ,将推动我国医药流通市场终端渠道通路发生结构性改变 。大中型综合公立医院的药品流通主渠道地位必然显著削弱 ;与之相应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医院药品流通终端渠道的承接者 ,将逐步把慢病和常见病领域药物 ,包括基本药物等原属于公立医院主要经营的药物品类 ,引流到区域更为广阔 、分布更为密集 、总体数量更为庞大的小型零售诊疗终端 。 可以预见 ,“十三五”期间 ,在以“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 、上下联动 、急慢分治”为核心的分级诊疗模式推动下 ,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市场将迅猛发展 ,与大中型综合公立医院通过不同的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差异化发展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将逐步成为我国药品流通市场继医院纯销主流市场零售终端之后的另一个主流药品零售终端 ,随之而来的将是我国医药流通市场竞争格局的重构 。
基层二元新格局
笔者认为
,“十三五”期间
,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市场将重构为以公立基层和社会办医为主体的二元化市场格局
。
基层公立医疗服务市场的传统核心组成部分
,也被定义为传统的药品流通第二终端
,主要由两个医疗体系组成
。一是各城市下辖行政区域内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承担着我国城市区域内各社区居民的医疗守门人角色
。另一个是分布在城市郊区及县域行政区划内设立的乡镇卫生院
。基层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直接受益于政府投入
,在国家加大财政投资以及医保补偿力度不断提高等政策扶持下
,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已经显示出吸纳更多患者放弃大中型公立医院
、选择就近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就医的趋势
。
地方政府着眼于确保实现本地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医改目标
,在确保基层公立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保障方面同样不遗余力
。除了基层医疗医保支付政策支持
,在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物流配送保障方面
,按照新的药品集中招标政策新规
,对配送商遴选倾向于依托所在城市或区域内的主流规模医药流通企业
,通过其在配送终端渠道覆盖及物流配送能力方面的传统优势
,保障对基层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用药需求
。政府对于区域内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政策扶持
,促进形成了主流药品流通企业对区域内公立基层医疗服务市场垄断的市场格局
。
非公立机制体系内的社会办基层医疗方面也有两类
。
一类是城市和农村个体诊所,包括改制后的原国有资本背景下的厂矿门诊卫生所等小型诊疗机构
。在国家大力提倡多元办医的政策引导下
,近年来得到更为迅猛的发展
。其重要原因在于患者对于个性化治疗和用药多元化的需求
,在社会办基层医疗终端可以得到较好满足
;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公立基层医疗单位相对集中
,区域辐射能力不足
,而几乎无所不在的社会办基层医疗终端覆盖更为广泛的区域
,可满足患者就近治疗的需求
。
然而
,社会办基层医疗市场由于存在“数量多
、规模小
、分布散乱
、管理较差
、经营水平较低”的特点
,难以达到区域主流医药流通企业提供配送服务的标准
,因此主要被区域内以经营低端普药为主的非主流医药流通企业覆盖
,市场份额结构也较为分散
,没有优势较为突出的医药流通配送企业
。
另一类社会办基层医疗机构则是分布于远离城镇区域
、坐落于偏远山区和乡村的个体诊所和卫生室等农村基层的社会办小医疗机构
。这类医疗机构不仅具有大多数社会办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更为严峻的配送效率和风险管控瓶颈问题
,还是基层医疗最后一公里配送难度最大的细分市场
。
社会办基层医疗作为“十三五”期间极具潜力的细分市场
,将通过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等现代前沿技术的应用
,突破目前的业务发展瓶颈
。
结语>>>
那些率先通过创新基层医疗服务市场拓展模式 ,能够成功在公立基层和社会办基层医疗两个细分市场双轮驱动 ,在公立基层和社会办医双核市场全面实现终端渠道覆盖 ,成为我国新的医疗服务终端市场格局下保持领先地位的医药流通企业 ,将成为伴随我国新医改契合基层医疗服务市场二元化发展的趋势 、分享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市场快速发展成果的王者 。(本文作者来自国药控股天津有限公司)
——源自 医药网——